学院首页 | 学院简介 | 人才培养 | 科学研究 | 党建工作 | 招生就业 | 学生空间 | 交流合作
 
热能与动力工程系
更新时间:2007/11/13    作者:机械工程学院

一、简介
    我校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招生始于1978年,是我校最初招生本科的几个专业之一。早年是以培养电厂热能系统及设备工程师为主的热能工程专业,专业方向主要为“内燃机”、“汽轮机”和“锅炉”,期间根根据国家学科调整规划,于1998年改名为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专业涵盖了“热能工程”与“现代建筑设备工程”两个专业方向。
    能源动力学科专业的发展极大地依赖于国家的发展政策,根据我国的能源现状和中长期发展规划,为适应上海地区新一轮经济发展规划以及上海成为国际生态城市环境的发展需要,结合近期国家“西气东输”的能源结构调整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战略决策,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和有效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经过广泛而深入的调研,由“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将专业交叉拓展到能源与环境领域,经过慎密规划和申报,专业调整更名为“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于2006年开始招生。
    我校能源科学与工程学科是上海市重点(培育)学科。能源科学与工程学科经过二十八年的建设和积累,已凸现出学科的内涵, 在学科方向建设、学科梯队建设、学科基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 拥有了一支专业、学缘、年龄及职称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建设了较完善的科研基地,完成了一大批科研项目。近年来,在天然气应用工程技术研究方向、多相流动及传热特性研究和应用方向、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利用与节能技术研究方向上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尤其在天然气应用工程技术研究方面与上海市同类学科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特色。我校开发的天然气引射调峰研究成果应用于城市天然气输配调峰系统,在国内率先建成了天然气引射调峰示范工程,在实际应用中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实际测试表明该装置的使用使天然气储气球罐的利用率相对提高68%,提高了现有高压储气球罐的利用率,折合节约投资上亿元,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能源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快速发展对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和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的建设起到了支撑和推动促进作用。

二、专业介绍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   四年制  本科
专业特点:本专业涉及能源与环境这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两大主题,结合国家“西气东输”的能源结构战略调整,跟踪我国能源政策的调整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和有效利用,以及上海创建国际生态环境城市为背景,体现能源工程、环境工程与自动控制的学科交叉,突现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的专业特色,涵盖了“人工环境及自动化方向”与“能源工程及自动化方向”两个专业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能力,能从事清洁能源开发利用、能源环境控制与保护、建筑人工环境领域的研究、设计、安装和运行管理等工作,集能源、环境与自动控制三大学科交叉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课程设置:工程力学、机械设计、电子技术、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热工测试技术、供热工程、通风工程、空气调节、能源环境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空气污染控制、能源工程管理等必修或选修课程和相关实践及特色课程。
就业前景: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具备能源工程、环境工程与自动控制等学科的专业知识,学生的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能力,适应性强、竞争力大、就业面广,可以从事能源有效利用、能源环境控制与保护、建筑人工环境领域的研究、设计、安装和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三、人员介绍
系主任:蔡颖玲 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利用与节能技术。
系副主任:匡江红,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电站锅炉传热、流动问题的分析研究和地铁、隧道环境控制问题的研究。
成员:蔡颖玲、匡江红、刘伟军、张志英、陈帅、夏鹏、傅允准

Copyright 2007-2008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松江校区: 行政楼12楼 机械工程学院 电话67791176 传真67791333 上海市龙腾路333号 邮编 201620 信箱:jxxy@sues.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