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g.FM是一个在线音乐平台,基于HTML5,支持自然语言搜索和描述搜索,并整合社交功能,音乐电台,无损音质,惊喜的用户体验,加上简单的搜歌方式,注定会在众多音乐网站中脱颖而出。
Jing.FM是一个基于歌曲描述的音乐平台,没有分门别类的专辑和歌手列表,而是将歌曲按照关键词来进行分类,比如想听放松的音乐,那么输入舒缓 + 放松 + 憧憬,系统会自动匹配相关的歌曲,再也不用自己一首首找了。无损音质,惊喜的用户体验,加上简单的搜歌方式,注定会在众多音乐网站中脱颖而出!
它另外一个独特的地方是将搜索历史和勋章联系到了一起,既能满足用户的收集欲望,也给勋章系统增加了实用性。
界面,网站默认开启了Cover旋转,如果转得头晕可以在设置的辅助功能中关闭。在专辑封面的左边的两个按钮分别是添加喜欢和相似歌曲功能,右边两个分别是个人电台和过滤歌曲功能,个人觉得对首次使用的用户来说,相似歌曲和个人电台这两个按钮是无法从图表判断功能的,而恰恰这些按钮没有文字提示,从用户体验来说是一个扣分的地方。不过总体来说,网站的用户体验是做得非常不错的,给了用户非常多的惊喜。
自动推送更新信息或许是所有应用型网站的首创。
社交分享功能对微博控来说是最实用不过了,分享到微博的歌曲链接是无需注册就能收听的,这点在用户体验上得加分。
纵观音乐网站的成长史,最早的音乐网站可能就是那些以专辑和歌手作为索引,提供在线试听和下载的网站了,这些网站在QQ音乐出现后都渐渐消失了。之后才慢慢出现了以关键词和类型为歌曲进行分类的音乐网站,当然用户创造内容也是这类音乐网站必不可少的特色,包括最早的虾米和ST。再到后来,音乐电台开始盛行,其中包括最热门的多米电台和豆瓣电台,更是将在线音乐简化到极致。
可以看到,在线音乐网站经历的这三个阶段,恰恰就是整个互联网用户观念转变的三个阶段,从开始的网站有什么就听什么,后来的想听什么找什么,到现在的想听什么网站要有什么,虽然用户的需求一直在变,但是音乐网站要成功有一个真理不会变,那就是,网站靠体验,音乐靠内容,电台靠算法。
关于Jing.FM,作为一个音乐网站,无论音乐品质还是网站界面或是用户体验,它都已经做得非常好,虽然小细节还有待改进,但是已经掩盖不住它闪耀的光芒,希望它能在国内音乐网站中树立起一个新的标准。
邀请链接:http://jing.fm/?e1lXVhlAHAwG
]]>PartyCloud是一个可以通过浏览器访问的在线DJ混音工具,我们可以通过它让Party变得更加专业,网站还提供自动混音功能,帮助那些没有DJ基础的初级用户。网站的歌曲来自SoundCloud,共包括大约2千万首最受欢迎的流行歌曲。
我们可以手动调整一些DJ常用的功能,包括改变歌曲的Bass、filters、增加循环、调整歌曲速度等,当然首先得在歌曲库中选择两首喜欢的歌曲。如果不想这么麻烦,那么使用网站的自动混音功能将会使DJ变得非常的简单,只需将电脑连上音箱,一个PartyDJ就这样诞生了。
方便的截取MP3,用于手机铃声等。
CutMP3.net,一个截取mp3歌曲的工具,可以将mp3上传后选择截取一部分再下载下来。
]]>